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通过政策发力、科技支撑、机制保障,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粮食首次连续九年增产的奇迹之后,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培育出高产稳产、高抗广适、适合机械化的突破性大品种,迫切需要保障种子数量和质量安全,迫切需要以现代技术武装种业。 针对目前我国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竞争力不强的现状,2011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把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的高度,首次明确了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加速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尽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打造一批现代种业集团。 《意见》出台一年多,我国种子企业能否担当起这个重任?记者走访了湖南、湖北、河南、北京等地的种子企业,令记者欣喜地看到,《意见》的出台,恰是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大江南北的种子企业正在破茧成蝶! 配角变主角 信心远比黄金重 隆平高科总裁彭剑光对记者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意见》的出台,给种子企业指明了方向,吃下了定心丸,信心倍增。一年多来,公司建立了以分子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平台、生态测试和农艺性状测试组成的测试网络等较为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率先完成了从依托研发到自主研发的转变,改变了“中国种子企业基本无科研”的历史;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种质资源库,成立了由营销、制种、加工、科研、管理等人员组成的“育种方向决策委员会”,逐步形成了体系化育种的格局;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水稻、玉米种子全自动生产线及仓储检测中心,使公司种子加工和贮存能力从4000万公斤提高至1亿公斤,极大提高了供种保障能力。今后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使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0%,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中国种业第一、世界种业十强”的奋斗目标,并率先实现杂交水稻产业全面升级。” “以前对企业来说,不是玻璃门,就是旋转门,常碰弹簧门,总之没门儿,而今配角成为了主角,振奋!”河南金博士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永生感叹道。在政策的鼓舞下,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了官渡园区新区一期工程建设;投资3400多万元建成了拥有两条年加工玉米种子1万吨、小麦种子2万吨的加工生产线的河北子公司藁城加工中心;今后还将投资3.5亿元,用于建设5万吨高纯度种子繁育及加工项目、农作物种子研发中心项目和40万吨种子专用肥项目。 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术中心经理吕玉平透露,未来5年集团将投资7亿元建立玉米、水稻的种质资源评估与育种研发体系,投资6亿元创建先进的良种生产与加工体系。 据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尚泓泉介绍,2011年以来已投入2000多万元,在郑州种子加工中心新建2条全自动现代化种子加工生产线;计划再投资2.7亿元,在甘肃省张掖市再建一个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目前一期工程已开工。 用人变育人 圣贤达人齐聚集 为打造一支拥有一流育种人才的研发团队,使公司成为国际一流专家的汇集地,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在大力引进了张启发院士等高层次领军研发人才的同时,从国际一流种子企业和技术公司引进了多名高层次生物育种人才,其中周发松博士2011年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章旺根博士获湖北省武汉市“3551人才计划”。与此同时,通过重大专项实施和科研项目攻关等科研任务,造就发现科技领军人才;通过针对性举办各种专业学习培训班,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构筑了坚实的人才堡垒。目前,中种集团正逐步实施“梧桐计划”,吸引更多的优秀育种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 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了鼓励研发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加盟惠民,建立了骨干员工持股制度、研发人员专项奖励制度,出台了《湖北惠民研发人员薪酬制度》,实行奖金与科研成果直接挂钩,每年按研发成果当年创造的税后利润的1—2%提成,上不封顶,奖给成果研发人员。 湖南省种子管理局局长周志魁告诉记者,针对农业科研人才主要集中在农业科研院所的情况,湖南省从人才引进、人才资源配置、人事管理等方面出台多项推进商业化育种的政策,鼓励科研人员通过留职、兼职、辞职、本职外服的形式进入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打通了科研人员流向企业的渠道,为企业提供了近三成的科研力量,使商业化育种成为了育种人才的重要聚集地。 资金变资本 兼并重组实力壮
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兼并了河南维特种子有限公司(主营小麦种子)、河南豫研种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棉花、油料作物种子)、河南金娃娃种子有限公司(主营玉米种子,拥有郑单958经营权),独家注资3000万元成立了甘肃秋乐种业有限公司(玉米制种),注册成立了河南秋乐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育种科研),经过初步整合运作,已逐步成为具备完整产业链的综合性种业企业。 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积极推进对“荆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整体收购,迅速成为了长江流域科研规模最大、实力最强、资源最丰富、作物最全、品种最多、发展最快的种业公司。 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公司自身的技术、管理经验、人才和品牌等优势,按照“互补、有利、共赢”的原则,对有特色、有人才、有特点的公司实行收购兼并或合作,充分利用资本的力量快速做大了公司的业务。2011年增资3000万元把收购的新疆金天地种业公司变更为新疆惠民种业公司,在南疆和北疆建起了自己的育种站和加工仓储、研发检测中心,迅速加快了新疆棉种业务的布局;2012年又收购了安徽天怡种业,收购后公司的水稻销售收入达到3500万元/年,新增利税500万元/年。董事长祁先超告诉记者,与其等、靠、要国家投资,不如主动运作资本,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壮大公司规模实力,确保市场竞争优势。今后公司将通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开发,加快自身在科研能力、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步伐;通过加快收购兼并步伐,迅速扩大规模,使公司成为中国农民最信赖的种业先锋。 单干变协作 成果多而效率高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种子企业的育种方向正从传统的课题导向育种模式向市场导向育种模式转变,育种方式从单个育种人员负责筛选、配种、品比等选育全过程向工厂化育种转变。 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梅元对记者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顺应市场的需求!在育种方向上,只有按照紧贴市场需求、紧贴生态适应性、紧贴经销商和农民要求的市场化导向,才能逐步育成生态适应型、终端渴求型和市场特色型组合新类别,确保产品领先;在育种方式上,只有传统方法育种与现代化技术育种相结合,采取专业化分工、商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才能确保科研技术领先,实现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多出效益。 在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开始,公司一改过去品种选育课题组负责制那种单打独斗的“作坊式”育种方式,将育种的全过程划分为材料收集与创新、亲本组合配置、品比试验、制种技术研究等环节,实行多部门分工协作,实现了育种规模化、研发工厂化、流程标准化,不仅减少了育种的盲目性,增强了可控性,节约了资源,还能大幅提高育种效率、成功率和产出率。因此,今年公司首次受湖北省科技厅委托,主持湖北省棉花商业化育种研究,联合8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种业公司开展棉花育种攻关。 记者还发现,在品种选育成果的评价上,种子企业已从片面追求通过品种审定(审定数量)向追求品种市场价值转变,不再简单地看重选育的品种能否通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而更看重了选育的品种是否有市场需求、是否容易生产等商业价值。 代制变自繁 掌握生产主动权 湖北种子集团董事长袁宝国对记者说,要保证种子质量,高标准制种是关键,建立种子生产基地是基础。公司已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了自己的直接制种基地,把过去“公司+公司+站+农户”模式改成了一传到位的“公司+农户”的形式,不仅大大缩减了流通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价格优势增强了产品的竞争优势,使公司和农户都减了负得了利,还改变了过去种子产品受制于中间环节的被动局面和种子生产的无序混乱的状况,从根本上扭转了“楚国种田,吴越供种”的局面。目前公司建成种子生产基地约12万亩,年生产种子1000万公斤以上,从数量上保证了种子的供应。 科裕隆种业也从过去的“以代制为主”的基地模式逐步过渡到了与“以自制为主”的基地建设模式并存的格局,真正掌握了生产种子的主动权。特别是在湖南祁东县的制种基地租赁了5000多亩,结合良种繁育与加工基地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基地配套设施,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经营,真正走上了种子生产产业化的发展之路。为保证种子质量,公司一直坚持不是好的品种坚决不推广,不是合格的种子坚决不出库,不是规范的包装坚决不面市,有效地树立了“科裕隆”种子品牌形象。 经营变服务 效益持续最大化 “光靠卖种生存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了!只有良种+良法+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实现良种效益持续化和最大化!”荆楚种业总经理庄世界对记者说。“公司坚持每年把育成的品种在集中产区办高产示范样板,种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实现了种植一片,成功一片,辐射一方,造福一方。现在公司年供种覆盖面积1000万亩,农民通过使用良种年节本增收10亿元。” 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则坚持服务型营销的经营理念,依托旗下的周麦系列品种,成立了育种家技术服务团,先针对于每个品种的栽培管理需求整理出科学的技术指导方案,再利用渠道终端客户建立详细的种植户档案,最后通过公司搭建的“E信通”短信服务平台,在种子的每个生育期以短信的方式进行栽培技术指导,以较少的成本实现了售后技术服务全过程。总经理李青竹表示,今后公司将积极参与产品种植过程的相关服务,形成从整地播种、灌溉管理、病虫防治到种子收获一整套周麦服务体系。 为让农民能买到好种子,用好好种子,产出好效益,隆平高科创立了贯穿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综合农业服务体系,成立的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率先完成了从“种子供应商”到“农业服务商”的转变。 “加入隆平粮社后,真正用上了放心的好种子,由于统一购种,价格也比市场低,产的粮食卖给粮社价格比市场价要高30%,再加上卖粮时返还50元/亩的种子钱,每亩能增收450元左右。现在我们种田更踏实了!”望城县乌山隆平粮社的农户何山红笑着说。 隆平粮社监事长朱政刚告诉记者,粮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形式,以“多种粮、多产粮、产好粮、促增收”为宗旨,带领合作社成员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5年来增产粮食12万吨,累计为农民降低生产资料成本约130多万元,增收3100余万元,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以变应变 政府服务意识也在变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务院8号文件下发以来,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中央有关部委迅速落实配套措施,29个省(区、市)政府及时出台配套实施意见,制定种业扶持政策,推进种业发展的政策之密集、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初步形成了现代种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今后农业部将坚定不移按照国发[2011]8号文件的要求,全力推进《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尽快出台,进一步完善种子储备制度,推动制种保险等政策落实;坚定推进科研单位与商业化育种、与所办种子企业“两分离”,推动科研单位加强基础性研究、企业加强商业化研发“两加强”,促进科研单位与企业、基础研究与商业化研发“两合作”;探索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加快推动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种子市场监管力度,确保生产用种质量和生产供种安全。真正为种子企业搭好台、服好务,科学、务实、高效地推进我国现代种业发展。 一路走来,记者深深感到,蝶变的种子企业正逐步成为中国民族种业的脊梁,点亮了中国种业强国梦!只要坚持以现代种子企业为主体,以基础性研究开发与商业化育种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为支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以政府扶持、调控、监管为保障,以满足和服务市场需求为基础,定能打造出“和谐生态的种业航母”,在政策、激情、责任共同汇聚的巨大正能量推动下扬帆远航!中国种业强国梦也不会再遥远!
|